关于这部电影,一直想写,一直没写成。试过通过画思维导图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也未能成功。究其原因,它虽然以何小萍刘峰为主线,却还是一部群像戏,尤其电影后半部分,场景的转变并非完全以何小萍刘峰为主,让很多观影者觉得,割裂。美好和残酷放在一起,可不是就会显得割裂么,但是,这样的割裂,也未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完整。
Alice跟我讲,冯小刚是个暖男,他导演的电影,总是带着一股温暖,人物虽然悲苦,最终的结局却总是留一线希望给观众。比如《1942》最后张国立同小女孩的相遇,比如《芳华》刘峰与何小萍相互依偎的画面。相同的场景,在不同的人眼里,却又是另外一番味道,比如,也有人说,冯小刚这是在向广大观影人群妥协,向审查制度妥协。总之,众说纷纭。我,作为一个常年窝在象牙塔里不谙世事的中二大龄女青年,选择看向冯导温暖的一面。毕竟,《芳华》的上映勾起了一大波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的回忆,也掀起了一波回顾与反思那个年代的热潮。当人们开始频繁的讨论,回顾,思考一部电影中所展现的时代,所涉及的社会状态,我认为,这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成功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些事情我们是不该遗忘的,有这样一部帮助人们记忆的电影,冯导这回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很强烈。何况,虽然打着柔光,这部电影还是讲了很残酷的事实。
在那个年代,当兵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穿着军装走在路上,人们都会投来钦佩的目光,坐在火车上,绝对没有人会要一个穿着军装的人给自己让座。所以,当何小萍以过硬的舞蹈功底被征召入伍,她的内心是无比激动的,对于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而负责接兵的刘峰对何小萍的照顾,更加深了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笃定。她歪歪扭扭的敬军礼,急急地展现自己的功底,都显示了她迫切想要融入这个集体的心思。
然而,这个地方并非她想象中那么美好,她在这个地方最后一次完完全全地敞开心扉的时刻,是第一次在文工团洗澡的时候。那一场戏,黑暗之中包裹的一抹柔光,衬托着何小萍在水雾里舒展的身形,是何小萍在文工团最后一次毫无顾忌的笑,毫无顾忌的说话,也是萧穗子离何小萍内心世界最近的一次,但她们两个对此都一无所知。
文工团看上去是一个俊男靓女聚集,大家都和和气气相处的地方,实际却不然。先辈们通过战争消灭了一个阶级森严的制度,却也在无意之中建立起了另一个等级体系。这种等级并不分明,在文工团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尤其模糊,但它确实存在。在大学断代的那几年,一个人中学毕业的选择是十分有限的,要么上山下乡,要么当兵入伍,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留在城里。入伍跟入伍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地方条件艰苦,比如刘峰后来下放的伐木连,有些地方条件优渥,比如何小萍考进来的这个文工团。所以,进文工团是很多家长能想到的安置孩子的最佳去处。既有军人光环笼罩,又不用下放到基层去,夏天有雪糕果丹皮,冬天有饺子猪肉。想想那个临死前问何小萍果丹皮是什么的小战士,说何小萍是寒门贵子,不为过。
金字塔的顶端是以郝淑雯、陈灿为代表的高干子弟,这个高干是要重点圈定一下的,一定是开国功臣,就像郝淑雯说的,江山是我们打下来的。只要江山不倒,他们永远是最吃得开的那一批人。你看,即使后来改革开放,大家纷纷下海,最先做房地产赚到盆满钵满的,也是这一批人,因为他们手里有原始积累起来的资源。
金字塔的中间是以萧穗子、林丁丁、卓玛、朱克为代表的中产阶级,他们各自有各自可以依傍的资源与优势,但却不像顶层那样可以有恃无恐。所以张扬之余,还要注意收敛。
再往下是小芭蕾,这是非常隐形的一层,我只能通过某一具体场景来提醒他们的存在。大家怀疑何小萍给自己背心里塞海绵的时候,当所有人都在宿舍休息,唯有一个人却趴在走廊阳台眺望监视,并最终认定是何小萍,把所有人叫出来不说,甚至当着男兵的面要去撕扯何小萍的衣服,这个人就是小芭蕾。她既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可以依傍的资源,甚至连拔群的个人能力都没有,于是她选择依傍金字塔顶端的人,来让自己在这个集体里生存下去且不受欺凌。同时,内心对于权力的向往一旦得到一丁点机会释放,就会脱离规则的变本加厉。拿着鸡毛当令箭,一般说的就是这种人。
金字塔最下层是以何小萍、刘峰为代表的怀揣梦想的寒门贵子,他们无权无势无所依凭,能够仰仗的,只有一身过硬的本领,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谁都不敢惹,也惹不起。刘峰的生存之道是做一个有用的人,所以他是活雷锋,没有人会欺负活雷锋,相反,他还可以时不时去帮助那些跟他同样阶级的人。何小萍就是受刘峰帮助的一员,她太小,不懂得这些人情世故,学不会圆滑,也因为从原生家庭带出来的压抑许久的愤懑而不屑于用柔和的方式化解霸凌她的人。美梦碎后,倔强的用自己的方式去和外界抗衡,最终,失去利用价值之后,被领导无情的下放。这样的下放对她来说,也许是因祸得福,在基层,所有人都跟她一样,没有人去在意她身上有没有味道,甚至,在她面对烧焦的尸体控制不住呕吐时,护士长还会走过来安抚她内心愧疚的情绪。同为在前线见惯生死的人,她与刘峰有了其他战友之间没有的共同语言,所以最后,他们才变成了亲人,背负着故去战友对生活的渴望,平淡知足的生活。
一样的衣服,一样的任务,一样的被管束暂时模糊了上述的等级,所以除了霸凌的日子,大家的生活洋溢着青春活力与欢乐,就像现在的大学生活。从镜头带来的上帝视角,我们可以细细品味这群年轻人之间的各种小心思,一边跟着冯导回味他眼中的芳华,一边构建起主角们的人设。
最先被发现的小心思属于萧穗子。她偷看陈灿的羞涩,为陈灿拉架的偏袒,安抚陈灿的温柔,让我一度以为这俩人的关系已经确定了。甚至于后来陈灿投桃报李的西红柿,教打靶时的细心,以及搀扶萧穗子下车的体贴,我都以为是回应,想必萧穗子也是这么认为的吧。直到文工团解散之际,郝淑雯横刀夺爱,才惊觉,陈灿投桃报李的西红柿一开始是被郝淑雯拒绝才到了她的嘴里,打靶时的细心教学被郝淑雯的一句比武邀战立马化解,甚至搀扶她下车的那只手,也是先伸向了郝淑雯,才转向了她。郝淑雯不在时,陈灿也不会对萧穗子特别亲近,自己,原来只是这个男生骄傲自尊的挡箭牌。而郝淑雯的一次又一次拒绝,所谓的闺蜜之情,最后却因为门当户对四个字统统抹去归零。只剩她一个人偷偷地撕着心底那封从一开始就注定没有读者的情书。多年后,再见郝淑雯,小心翼翼地打探着陈灿的近况。不知道陈灿再也不吹的号,是为了逃避去回忆被他辜负的那份情意,还是为了纪念这个不顾一切带着哭音求他不要离开的姑娘。
再者被发现的小心思属于刘峰。修表,煮面,挑水泡,教射击,刘峰在文工团唯一一次公然发火是因为吴干事差点儿引发的走火事件,因为那威胁到了林丁丁的前途。这样意图明显的好,林丁丁欣然领受,我不相信连冷眼旁观的萧穗子都看得出来的爱意,林丁丁感受不到,但因为刘峰是活雷锋,这就给了林丁丁借口,活雷锋对别人好是天经地义的,是不需要回报的。因此,她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刘峰对她的好,却不用像对张医生吴干事那样,付出身体以及感情上的回报。本来这样的剧本完美无缺,她却忘记活雷锋也是人,活雷锋的七情六欲也经不起挑逗,一番发自肺腑的告白之后,林丁丁知道自己玩砸了,这层窗户纸一旦捅破,以后就不可以再装傻了。偏偏刘峰的拥抱被其他人看到,因为一贯的名声,她面临着被冠上腐蚀活雷锋的罪名。本来是可以息事宁人的,但是为了自己未来会遇见的其他医生干事,林丁丁选择了落井下石。活雷锋就这样被拉下马,过去所有的荣誉变成了耻辱。你当优秀标兵的时候有多风光,你变成流氓的时候就有多凄凉。曾经苦口婆心劝他去上大学的宁政委并没有出现,他就这么去了伐木连,厌恶曾经获得的所有荣誉。轻飘飘的荣誉并不能改变你所处的阶层,在你大难临头时也不能救你于水火。很多年后那个遥远的午后,当刘峰又看到林丁丁的脸,虽然后者已经变成了一个发福油腻的中年妇女,他的笑容依然沉醉。是的,虽然何小萍亲口告诉萧穗子,自己恨林丁丁一辈子,当事人刘峰,却从来没有半点恨意。他,真的是个善良的好人。
最后说说何小萍吧,有人很惋惜她跟刘峰最终也没能成为情侣,我却觉得,她那样的归宿并无遗憾。与其他女孩子相比,何小萍更渴望获得的不是爱情,而是她从小就缺乏又极度渴望的亲情。六岁父亲去农场,母亲改嫁,她成了最被嫌弃的拖油瓶。出于保护的原因,父亲从来不回复她的信,而何小萍十年里只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抱过一次,还是因为她实在渴望来自亲人的拥抱,把自己弄到发高烧。她带着对亲情的渴望来到了文工团这个大家庭,却没有获得渴望的归属感与亲情。只有刘峰的善意,让何小萍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包括许多专业影评人在内,对于何小萍最终在月下起舞的解读,都表示她被战友的舞蹈唤醒了在文工团的美好记忆。然而仔细去看时,从林丁丁萧穗子在天桥上偷看何小萍时的对话可知,文工团演出的一整晚,何小萍对于她曾经熟悉的那些个表演都是没有任何反应的。她后来之所以有反应,是因为舞台上的卓玛跳起了沂蒙颂。沂蒙颂是男女双人舞,排练时,所有男生都嫌弃何小萍,不肯和她练。只有当时断了腰的刘峰,一遍遍地陪何小萍练习,沂蒙颂那支舞承载的,是这段与刘峰有关的温暖回忆,也是何小萍在文工团唯一温暖的记忆。唤醒何小萍的,是来自刘峰的善意。我想那名看到何小萍跳舞的医生最后是参透了这层玄机的,也许他主动联系了刘峰来帮何小萍做康复,或者提供了别的帮助,最后才让何小萍好了起来。而且也只有这样,何小萍的康复,康复后与刘峰保持联系并相约去看望已故战友以及在刘峰大病时接他去照料才合情合理。当然,关于康复这段是我的脑洞,导演在电影里没有任何交代。当有这些做铺垫时,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才能上升为相依为命的亲情。刘峰帮何小萍粘好了那张记录着她青春年华的照片,何小萍用一个迟了很多年的请求表达了对刘峰的支持。他们分别用自己的方式,抚平了对方的心结,并不需要大段宣诸于口的告白,也并非出自爱情,刘峰从未对何小萍有过儿女私情。所以,最后他们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我觉得真好,何小萍终于拥有了她一直渴望的亲情,刘峰不用再去为女人到底想要什么的问题苦恼。如果兜兜转转,这两个人最后结了婚,有了孩子,反而是落了俗套。两人没有浪漫经历作为爱情基础(沂蒙颂时期,刘峰还痴痴地恋着别人呢),也并非是搭伙过日子的凑合型选手,强行配CP,只会尴尬一脸。我可以想象到两个人早晨各自从自己房间出来互问早安,一起吃早饭拉家常的情形,但是完全不能想象两个人从一个房间出来的样子。
如果芳华只是拍了以上这些的话,那么它是一部很好的青春回忆电影,冯小刚却还当不起有社会责任感几个字。冯小刚在细节中反映出的那时人们的思想状态,社会状态,不同阶层人的命运,才是《芳华》这部电影在上映时热度如此之高的原因。以少男少女的小心思为伪装色,实际通过每个主角的经历细节反映当时社会的内里,才是让人思考,让人落泪的地方。那个时代被冯小刚拍的很美好,唯有看到那层梦幻柔光下的真实,才会觉得现实如此残忍,简直让人心酸的落泪。当少男少女们还在各种小心思的时候,前线的刘峰和何小萍却在经历血与火,生与死;当少爷小姐们因着山雨欲来而各自盘算前程,准备各奔东西的时候,刘峰没了出生入死的战友和扛枪投弹的胳膊,何小萍疯疯傻傻人事不知;当文工团树倒猢狲散,所有人都离开的时候,刘峰回来了,看看这个他挥洒过岁月的地方,修一修未来不会再有人踩的地板;当出书的忙着出书,留洋的忙着晒车,做生意的忙着捞钱,因为无权无势无资源而被受欺侮的刘峰还记得在某个约好的日子去为故去的战友扫扫墓,点支烟。人生就是这样,你以为恶人自有恶人磨,但其实并没有。哪怕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林丁丁,即使身材走样,也依然生活富足,不会遭任何天谴。这就是现实,你想说这不公平,导演说我不会回答你的这个问题。芳华这个故事里,没有问题,也没有答案,只有冯小刚眼中的不想被众人遗忘的过往。他说,故事我已经讲给你了,问题你自己去提,答案你自己去找。既不想提问题,也不想回答问题,那也OK,就当这是一部发生在七十年代的《小时代》吧。
新年快乐!
@xqiushi 新年快乐!
我们老师说,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的才看得懂这个
@青山 知道那段历史就可以吧。
炎热夏天,闲来无事,拜读博客,消暑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