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好奇 | 今年的寒假,我们决定这样过……
学习计划
英语
- 小狐狸ABC 每周3课新课,看娃心情自行选择是否要复习旧的。
- 尝试复习RAZ A中划选出的重点册,并试做quiz(实在不行,老母亲帮忙做一下,为了APP升级到B)
数学
- 回老家的时候带着《摩比爱数学》看情况做一做
- 阅读之前囤的数学启蒙书籍,老母亲自己先进修一下
阅读
- 娃愿意的时候,玩一会儿洪恩识字APP,不玩不强求
- 保持绘本阅读,清一下家里的绘本库存
- 尝试讲《西游记》(要不,给他播一播凯叔讲西游记?)
运动
很不幸,春节期间游泳馆休假,我们年前只剩最后一周课了。后面如何保持运动量还是一个待探索的问题,跑酷应该可以继续,目前还没接到他们的放假安排。老母亲正在尝试挖掘其他运动项目,要不这事儿甩给孩子他爹吧,反正收假回来就又可以游泳了~!
其他
- 乐高课继续上,升班了,会用到更多工具了,希望娃能喜欢。
- 手工课也继续,他突然开始喜欢动手了,我也很诧异,上半年很不喜欢的课,好像突然开窍了一样,现在很喜欢了。从这件事情上,看出来,娃的兴趣是随能力螺旋发展的,有时候并不是他真的不喜欢,而是认知能力与动手能力发展不到,不能从中获得快乐与成就感,所以就会产生不喜欢的排斥。
- 一如既往地喜欢厨房课,在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我,在亲子厨房跟娃一起动手做吃的。他越来越贴心,做好的食物会分享给我,但是老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不解风情,只顾着吃,忘记拍照留念。
- 美德课,这门课就……非常不受爸爸的喜欢,因为娃从小到大一直没有安生的上过课,本来打算放弃了,结果他自己要求去上课,然后在课上乱跑。无语,但是,就这样吧。
最近的一点感想
寒假看上去很长,其实也没那么长,所以就暂时这些。一些目标没有写得很细,因为不想让自己焦虑。曾经把娃每周要达到的进度都记录在我的待办记事里,完成度是很好,但是丧失了很多乐趣。所以现在就划定一个量,能完成就开心,同时夸夸娃和自己,完不成就分析总结,再接再厉。
对于兴趣班和运动课,我还是比较有信心完成的,因为这已经形成了惯性,流程也走得很顺,在机构上班时,按部就班的去就好。为了捋清这个流程,我在日程表里“规划-试运行-修订规划-试运行2.0”这样磨了很久,才把它磨得比较顺。心得是,3岁的小娃娃不确定性很强,精力有限,但是充电快,一定要注意活动间隔,给自己留够足够的travel time,否则就会手忙脚乱。
一天开始出门的时候,我会边开车边告诉孩子我们一天的规划,现在要去干什么,问他后面的活动想不想去,如果他回答想(一般都想去,不想去的项目都让我砍光了),我就再进一步给他分析,为了顺利的开展活动,我们需要做什么。把每项活动的每一步都拆分,讲述给他,然后问他我讲得清不清楚,然后一起鼓劲加油。
刚开始,孩子没有这样的规划意识,比如我们早晨会先去游泳,游完洗澡之后,开车去另一个地方上手工课,15分钟左右的车程(路上+停车),我会在还有半小时的时候就催他出发。有时,娃贪玩,会多玩一会儿,然后就迟到了。去的路上,我就会告诉他,我们出发晚了,可能要迟到,如果真的迟到了,不要难过。在他知情的情况下,迟到后,我俩的情绪都比较稳定。
这样运行几周之后,娃习惯了我的梳理和日程,于是在我说走的时候,开始变得比较积极配合,截止到上周,我们的新日程试运行了一个月,他已经比较配合了。甚至在某天游完泳之后,主动提出增加新活动项目,然后我们一起很有效率的去完成了上美德课这件事。他在澡盆里提出要求,我掏出手机约课(当时距离上课不到一小时了),告诉他约好了,快速洗完,他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收拾包裹。然后抱他下来吹头发,下楼换鞋,开车走人。整个过程很流畅,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也知道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要做什么,包括自己主动的穿衣服(以前都是我给他穿),配合的非常好。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现在回想一下,之所以可以逐渐配合,一个是因为我留够了缓冲,预防他临时贪玩的心思,万一迟到了,我也不着急。另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虽然没有借助任何工具,但是我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用1,2,3,4……条的形式,告诉他我们要达成一件事,需要完成的步骤是什么。每一步我都分割地非常细,比如,为了准时下水,那我们到达机构以后需要:
- 解开安全带以后,快点下车(他有时候会在车上赖着玩汽车面板,开双闪或打开后备箱之类的)
- 乘电梯到达游泳馆之后,快点去换鞋。换鞋的过程中,给自己挑一双鞋,再给妈妈挑一双拖鞋(在车上我会让他提前想好颜色,这样可以直接去拿,如果到时候娃又迷失在不同花色的拖鞋里,那么我就提醒他说,你在车上不是说想拿一双什么什么样的拖鞋吗?)
- 换完鞋,去更衣室换衣服,上卫生间。
- 下水去找老师上课。(至此告一段落)
- 出水之后不能在台阶那里玩水,要快点出来洗澡,不然赶不上艺术课。(不专门强调这点,娃就会在水里玩好久,谁都叫不出来,同时也是引入我们下一个活动)
就是这样类似的分解,分解地很细,把之前踩过的拖延雷点都说清楚,多说几次,当成功执行一次之后,娃感受到了顺利执行日程的好处,和我情绪上的舒缓,就开始慢慢配合我的行程了。但是执行的时候,情绪要松弛,不要给孩子形成一种压迫感。我自己在赶截止日期完成工作的时候,就常常会有,事情做完了,但压力好像没有释放,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完的惶恐的感觉,我不想把他带给孩子,所以就尽量,慢慢来,迟到也没关系,但是如果不迟到,就很快乐,很棒,应该击掌庆祝,用这样的情绪去引导娃跟着我的节奏走。
我也是在娃升独立班,自己要独立带他去上课,才开始这些日程规划,以前都是老公帮我规划一半,我自己规划一半,他来盯执行。刚开始独自接手的时候,我有点崩溃,慢慢理好流程,才顺了一些。
所以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规划得再好,执行不下去,那都不是一个好计划。一个好的计划,规划只是第一步,反复地实践,经过各种试错调整,最终走流程顺畅,并且把它固定下来,它才能够被称之为一个完整的计划。
咱们有些妈妈计划执行不下去的时候,就很有挫败感,这个时候先别挫败,而是要去仔细观察和分析,导致我们计划不能如期执行的阻碍是什么,有什么办法能够克服这个阻碍,或者干脆就是计划订得太满了,孩子好动的天性根本不能一丝不苟地执行这个计划,原因在哪里,要先分析出来,然后想办法去修订。
我每周给孩子留了半天自由发挥的时间,周日游泳结束,吃午饭,然后他就在商场闲逛,说去看什么,我们就去看什么,想要抓娃娃,我就陪他抓个娃娃,玩得差不多了,再回家。他有随自己心意和思绪自由行动的时间,其他时候也会比较配合。
我也带孩子去过游乐场,后来发现他自己会主动要求去上课,游乐场则是碰上了,才去玩一玩。老公说,因为上课比游乐场好玩。我想,可能这个好玩体现在父母的陪伴以及和小朋友的互动上。课上的小朋友,不管认识不认识,大部分都比较nice,可以一起玩,但是游乐场其实更像一个人的游戏。那些项目很无聊,没有老师做有趣的引导,家长也不知道怎么互动,就没那么有意思。
至少在我家,目前看来,对上兴趣班一直很有兴趣,他还对教室里的各种教具十分好奇。扒拉一下这个,捣鼓一下那个。艺术课上也可以做出比较像样子的东西了,上周做了一个照相机,拿着咔嚓咔嚓给家里人拍照,虽然不会有照片,但还是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配合他摆pose,就很好玩。他觉得好玩,也就会主动要求去上这个课。
厨房课则是亲子互动时间。两门课的时间有点点冲突,我还在努力协调,希望他喜欢的课,周末都有时间能去上一上。这么两天上下来,也就没什么时间去游乐场玩了。安排得如此紧密,以至于我每次都有一种,周末被延长成3天的感觉。我自己也很充实,很快乐。
这个寒假,希望继续,保持好奇,保持充实,保持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