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把过去两天三次讲座里师兄师姐们讲的东东总结下,结果发现很纠结。东西很多,不知从何说起,思绪在脑子里不停地转啊转,转到打结。但是日志还是要写,所以……就先乱乱的吧。写多了大概就会好一点,马克思说,量变引起质变嘛。
现在开始名词解释。
1.Eclipse
IBM的Java IDEEclips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 Java 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幸运的是,Eclipse 附带了一个标准的插件集,包括 Java 开发工具(Java Development Tools,JDT)。
Eclipse最初是由IBM公司开发的替代商业软件Visual Age for Java的下一代IDE开发环境,2001年11月贡献给开源社区,现在它由非营利软件供应商联盟Eclipse基金会(Eclipse Foundation)管理。 2003年,Eclipse 3.0选择OSGi服务平台规范为运行时架构。 2007年6月,稳定版3.3发布。2008年6月发布代号为Ganymede的3.4版。2009年7月发布代号为GALILEO的3.5版。
Eclipse是著名的跨平台的自由集成开发环境(IDE)。最初主要用来Java语言开发,但是目前亦有人通过插件使其作为其他计算机语言比如C++和Python的开发工具。Eclipse的本身只是一个框架平台,但是众多插件的支持使得Eclipse拥有其他功能相对固定的IDE软件很难具有的灵活性。许多软件开发商以Eclipse为框架开发自己的IDE。
Eclipse 最初由OTI和IBM两家公司的IDE产品开发组创建,起始于1999年4月。IBM提供了最初的Eclipse代码基础,包括Platform、JDT 和PDE。目前由IBM牵头,围绕着Eclipse项目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Eclipse联盟,有150多家软件公司参与到Eclipse项目中,其中包括Borland、Rational Software、Red Hat及Sybase等。Eclipse是一个开发源码项目,它其实是 Visual Age for Java的替代品,其界面跟先前的Visual Age for Java差不多,但由于其开放源码,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得到,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各自的插件,因此越来越受人们关注。近期还有包括Oracle在内的许多大公司也纷纷加入了该项目,并宣称Eclipse将来能成为可进行任何语言开发的IDE集大成者,使用者只需下载各种语言的插件即可。
虽然大多数用户很乐于将 Eclipse 当作 Java IDE 来使用,但 Eclipse 的目标不仅限于此。Eclipse 还包括插件开发环境(Plug-i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PDE),这个组件主要针对希望扩展 Eclipse 的软件开发人员,因为它允许他们构建与 Eclipse 环境无缝集成的工具。由于 Eclipse 中的每样东西都是插件,对于给 Eclipse 提供插件,以及给用户提供一致和统一的集成开发环境而言,所有工具开发人员都具有同等的发挥场所。
基于 Eclipse 的应用程序的突出例子是 IBM 的 WebSphere Studio Workbench,它构成了 IBM Java 开发工具系列的基础。例如,WebSphere Studio Application Developer 添加了对 JSP、servlet、EJB、XML、Web 服务和数据库访问的支持。
李师姐说我们将来要统一用Eclipse 3.4这个版本,暂时研零的机子跑不起来(嗯嗯,原因见上篇日志。)
昨天上午,秦师兄简单讲了这个东东的安装跟使用。讲了好多,我只记得三点。(惭愧惭愧~)
1)Eclipse有好多插件,因为是开源的,我们自己也可以编插件,它的功能通过插件来扩展。呃,关键问题在于,我忘记他说我们该安哪个插件了……
2)Eclipse的安装超级简单,就是一个压缩包,解压缩就好了,然后需要设置下环境变量的路径?!对于环境变量的设置,我一直比较迷茫,用的时候再问吧。嗯嗯~
3)师兄的Eclipse是简体中文的,原因是他安了个中文插件,他建议我们别安,原因很简单,太习惯中文界面,将来面对英文的一些东西会极不适应。于是乎,我想起来大三学图形学的时候,我搬着白菜(我给本本起的名字,o(∩_∩)o...)去给QB老师查程序,他第一反应是——“怎么是中文的?”,然后老师迷茫地找不到类视图了,呃,当时我用的是VS2005。再然后我立马反应到,我换VS2008的时候,也是简体中文版的,嗯嗯,中午回去的时候换成英文版的。
师兄说,学Java最开始还是用EditPlus比较好,书上也这么说。没有平台的那么多省事的功能,我们可以专心在基础的代码上。这也是为什么每个最开始学C的人用的编译器不是VC而是TC的原因。不知道这么说意思表达的够不够明确,就这样吧。
2.Jquery
jQuery由美国人John Resig创建,至今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javascript高手加入其team,包括来自德国的Jörn Zaefferer,罗马尼亚的Stefan Petre等等。
jQuery是继prototype之后又一个优秀的Javascrīpt框架。其宗旨是——WRITE LESS,DO MORE,写更少的代码,做更多的事情。
它是轻量级的js库(压缩后只有21k) ,这是其它的js库所不及的,它兼容CSS3,还兼容各种浏览器 (IE 6.0+, FF 1.5+, Safari 2.0+, Opera 9.0+)。
jQuery是一个快速的,简洁的javaScript库,使用户能更方便地处理HTML documents、events、实现动画效果,并且方便地为网站提供AJAX交互。
jQuery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优势是,它的文档说明很全,而且各种应用也说得很详细,同时还有许多成熟的插件可供选择。
jQuery能够使用户的html页保持代码和html内容分离,也就是说,不用再在html里面插入一堆js来调用命令了,只需定义id即可。
嗯嗯,这个比较容易理解,跟C++里的类库差不多应该。
3.Junit
JUnit是由 Erich Gamma 和 Kent Beck 编写的一个回归测试框架(regression testing framework)。Junit测试是程序员测试,即所谓白盒测试,因为程序员知道被测试的软件如何(How)完成功能和完成什么样(What)的功能。Junit是一套框架,继承TestCase类,就可以用Junit进行自动测试了。
JUnit是一个开发源代码的Java测试框架,用于编写和运行可重复的测试。他是用于单元测试框架体系xUnit的一个实例(用于java语言)。它包括以下特性:
1、用于测试期望结果的断言(Assertion)
2、用于共享共同测试数据的测试工具
3、用于方便的组织和运行测试的测试套件
4、图形和文本的测试运行器
另外junit是在xp编程和重构(refactor)中被极力推荐使用的工具,因为在实现自动单元测试的情况下可以大大的提高开发的效率,但是实际上编写测试代码也是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的,那么使用这个东东好处到底在哪里呢?笔者(笔者不是我啊,在这里声明下,所有名词定义均来自百度百科)认为是这样的:
1、对于xp编程而言,要求在编写代码之前先写测试,这样可以强制你在写代码之前好好的思考代码(方法)的功能和逻辑,否则编写的代码很不稳定,那么你需要同时维护测试代码和实际代码,这个工作量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在xp编程中,基本过程是这样的:构思-》编写测试代码-》编写代码-》测试,而且编写测试和编写代码都是增量式的,写一点测一点,在编写以后的代码中如果发现问题可以较块的追踪到问题的原因,减小回归错误的纠错难度。
2、对于重构而言,其好处和xp编程中是类似的,因为重构也是要求改一点测一点,减少回归错误造成的时间消耗。
3、对于非以上两种情况,我们在开发的时候使用junit写一些适当的测试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一般我们也是需要编写测试的代码的,可能原来不是使用的junit,如果使用junit,而且针对接口(方法)编写测试代码会减少以后的维护工作,例如以后对方法内部的修改(这个就是相当于重构的工作了)。另外就是因为junit有断言功能,如果测试结果不通过会告诉我们那个测试不通过,为什么,而如果是想以前的一般做法是写一些测试代码看其输出结果,然后再由自己来判断结果使用正确,使用junit的好处就是这个结果是否正确的判断是它来完成的,我们只需要看看它告诉我们结果是否正确就可以了,在一般情况下会大大提高效率。
找到一个Junit的学习博客,不过主人貌似是……不知道是哪里人,反正他用的都是繁体字。内容很简单易懂,粘个网址,以后去看。
Junit 学习笔记:http://caterpillar.onlyfun.net/Gossip/JUnit/JUnitGossip.htm
4.MVC2模式
这是我们SEI的Doctor Yang想出来的B/S系统开发模式,昨天晚上高师姐讲的,听得我很兴奋。虽然我自己不喜欢按牌理出牌,但是我好像对条理清晰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条理越清楚我就越兴奋,吼吼,我喜欢这个条理清楚的地方。
至于MVC的详细状况是怎样,且听下回分解。o(∩_∩)o...
嗯嗯,其他的东东(Java、Jsp、CSS、JavaScript)我都大致有个概念,知道是干嘛使的,所以就不在这儿堆砌了。
就这样,结束。
难道 你也是计算机系的?
回复大寇沈虎禅:很多年前你已经问过我这个问题了……
回复角落里的幻觉:啊?是吗 话说那个时候 我可能还年轻 .....找找记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