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本次影评共4624字,内含严重剧透。
聊聊《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跟从宝莱坞引进的其他印度电影一样,先从名字就被坑了。如果不是因为知道主演是阿米尔汗,我大概不会看。即使知道主演是阿米尔汗,在第一次看的时候,依然全程期待女儿吉塔某天会说出一句疑似「摔跤吧,爸爸」的台词。直到电影结束很久之后,我才不得不承认,我国对印度电影相当不友好,不光是这一部电影,列几部其他印度引进片给大家感受一下《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脑残粉》。我不知道你们,反正如果不看演员卡司跟制作团队,我是肯定不会凭片名去看以上提到的这几部电影的。好了,吐槽完毕,咱们来说点儿正经的。
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的是前全国冠军爸爸为了完成自己为国争光的梦想,将女儿拐上职业摔跤手之路,并最终光芒万丈的故事(印度未来会有许多个女子摔跤冠军,但大家永远都不会忘记第一个)。故事讲述得中规中矩,但是也许正因为这样中规中矩,导致电影叙事分外真实,从而戳中了无数观众的泪点。朋友跟我讲,她最后听到印度国歌奏响的那一刻,简直比奥运会看女排夺冠那一刻还激动。我倒是没有那么激动,因为早就被剧透了结局,只是电影散场后,起立的时候大腿肌肉僵硬到步伐诡异。这是虽然早已猜到结局,但依旧不由自主跟着大屏幕里的吉塔一起紧张,一起使劲儿的结果(中规中矩也可以很感人,国内导演演员们怎么就不能学学呢)。
影片处理上遗憾的地方
影院二刷后,趁着端午,又看了一遍北美上映的版本(主要是为了看国内引进被删减掉的一些片段)。个人认为电影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处理好影片前半部分关于爸爸在训练时让女儿跳水的情节。这个情节其实是一个伏笔,在影片最后会被重新提出来。然而电影中的处理并没有让观众意识到这是一个伏笔,很多人看到这里的时候,只是有印象,但是却没有引起任何好奇与疑问,导致影片末尾抖包袱的时候,这个原本很催泪的点很平淡的就过去了。而这个点其实是很重要的,它揭示了爸爸跟教练的终极区别。人生当中,孩子终究会有离开父母独自面对困难的一天,父母不可能永远在第一时间出现拯救孩子,这是为什么,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竭尽所能希望孩子能够习得更多的防身技能。这件事,是作为教练的爸爸,比其他教练更希望孩子学到的事情,因为这个东西将不仅仅在比赛中帮助她,在以后的其他事情中,也会帮助她。而这些事情,从电影可以得知,在她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过她们了,只不过因为爸爸一直在身边,她们从来没有激活过这个技能。当吉塔在没有爸爸的陪同下赢得了比赛的时候,整个电影对于印度女性权益的倡导,才得到了升华,说明她真的成长了。
爸爸的「专制」跟中国父母的「为你好」一样吗?
爸爸的「专制」跟中国式父母的「为你好」也许出发点是一样的——为了自己曾经的梦想,为了孩子的未来。但是,动机一样并不等于终点也一样。电影里,爸爸有足够地实力分辨自己的女儿是否有摔跤的天赋并有科学的方法加以培养(自身的冠军资历,以及在电影最开始对两个孩子摔跤手结果的预判)。所以,他做的只是在发现女儿的天赋后进行合理的引导发掘工作。并且,他也没有一味要求女儿一定要按自己计划的路去走,而是以一年为期,如果一年之后女儿不能爱上摔跤或展现出应有的天赋,他就会停止训练。反过来看中国式父母,很多都是在没有识别孩子天赋的基础上强行发掘天赋,而且是无休止地发掘,完全不会根据培养结果继续或者暂停,这才是最惨无人道的地方,因为有时候根本就挖错了地方。最近香港有个真人秀节目,里面的家长就颇有这种意味。固然有孩子因为天资过人而培养效果卓越,自己本身也喜欢。但更多的孩子则是被这种「为你好」坑到丧失童年跟对自己的信心。

万千跟不上父母期待的孩子中的一员,真人秀节目中一个参加钢琴比赛的小男孩,因为失误就得到了妈妈的冷眼。
当然,孩子的世界都很单纯,很多时候,因为父母与孩子之前缺乏交流从而造成的隔阂才是现在大部分东方家庭的主要矛盾。摔跤姐妹花的世界也黑暗过,她们跟老爸也隔阂过。被老爸强行剪短发后,在路边被男生嫌弃,妹妹芭比塔举拳要揍,姐姐吉塔制止之后,说了一句话,「算了,这是我们的命运」。那个时候,她们的世界真是一片绝望。这是影片里爸爸最中国式父母的地方是,讷于言。大概这是东方国家的通病,东方国家的父母普遍不会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和期许,从而搞得亲子关系很紧张。然后一对比,就显得人家西方国家很开明。幸运的是,吉塔跟芭比塔被早早出嫁的同学点醒,明白其苦心后,终于结束了跟爸爸的对抗。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人跟人确实是有天资上的差别,同样的话,同样的人,说给不同的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的。身为初中老师的一个朋友跟我讲,她天天都在苦口婆心地启发学生,但是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自己需要为了自己的未来去努力改变。
信爸爸还是信教练?
假如你是吉塔,没有上帝视角,你会相信谁呢?一路陪你走来的爸爸还是专业的国家队教练?
首先替电影申辩一下,国家队教练被黑化并不是为了衬托爸爸的伟大,而是在控诉国家在体育项目上的官僚主义风气。这一点,从爸爸年轻时候事业不被支持,到为女儿申请专业摔跤垫而不得,再到国家队教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训练思路都刻画得非常明显了。事实上,如果爸爸年轻时得到了国家的支持,那么根本就不会有这个电影所讲述的故事。
回到我们的问题,信爸爸还是信教练?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要根据当时情景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去综合判断。并不是每个教练都那么心胸狭窄且不专业,也并不是每个爸爸都是全国冠军。影片中,吉塔先信了教练,经历过多次惨败之后,才开始选择相信爸爸去做最后的尝试。因为当教练跟她说她并没有在国际大赛上拿名词的运气时,吉塔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教练放弃了。为了自救,她选择相信一直支持她的爸爸。事实上,在联邦赛的第一场比赛时,吉塔都是不自信的,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信对了爸爸,但是只能孤注一掷。一直到第二场比赛,爸爸的战术百分百奏效之后,她的信心才逐渐变强,甚至敢跟教练顶嘴了。只能说,在这部电影中,在摔跤这件事情上,是爸爸对了。任何时候,不加判断地就选择去无条件信任或者不信任一个人,都是不理智的,不仅对教练和爸爸如此,对任何人都是如此。人,得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无论对错。
版本与细节盘点
最后说一下国内上映版(140分钟)与北美版(161分钟)。在两个都看过的基础上,前者的节奏确实更紧凑,更符合国人观影习惯,后者让我复习了单词「intermission,中间休息」。而且相对于网友的翻译,传神语联的字幕翻译(国内上映版采用的翻译)虽然透着股韩剧味儿,但在遣词造句上,确实更舒服。
国内上映版的缺点在于,虽然加快了影片节奏,但也确实删掉了一些看似不影响剧情但是很帮助推动剧情的细节。其中若干看似不重要的片段删减,导致爸爸对女儿原本就表达得十分含蓄的父爱极大程度上的被观众忽略,从而在影片前半部时,很多人诟病爸爸这一角色的严厉、专制、自私。但其实,同属于东方国家,我们应当理解电影中父爱的这种含蓄表达。80后中,应该很少有人有拥抱爸爸或者跟爸爸说「我爱你」的经历,我们好像总是羞于表露自己的这一份感情,至少我是这样。嘴上不说并不代表爸爸就不爱女儿,历数一下影片中的小细节(包括删掉和没删掉的)。
- 爸爸决定开始训练女儿,给了她们吃「最后一餐」的机会,因为知道她们在至少未来一年中都不能爱吃自己喜爱的食物了;
- 除去吉塔与爸爸在摔跤场的对决,爸爸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动过女儿们一个手指头,每次挨揍的都是堂哥。全片中,堂哥分别挨叔叔巴掌两次,婶婶巴掌一次,差点儿被叔叔揍一次。两次挨叔叔巴掌都是替妹妹们背锅(打架,不训练去参加同学婚礼),一次差点儿挨揍是因为摔赢妹妹之后嘲讽妹妹,为堂哥默哀一分钟;
- 妈妈担心女儿因为练摔跤而嫁不出去,爸爸却说,她们将来成为优秀的人,是她们挑对象,而不是对象挑她们。(宣传片中有,上映版删掉了)爸爸的这一点苦心后来被14岁就出嫁的女儿们的同学点破。
- 女儿训练很辛苦,爸爸晚上偷偷跑到房间给她们按摩腿,并跟妈妈坦白,自己在教练与父亲之间只能选一个角色,教练,所以心疼女儿也只能偷偷心疼;(上映版删掉了)
- 大女儿吉塔第一次参加泥地摔跤比赛,被对手犯规打脑袋,一脸惊恐的时候,爸爸先是本能的想去护着,后来意识到自己不能这么干,一脸心疼的看着女儿继续比赛。等到后来的很多场比赛之后,吉塔已经适应了比赛,被对手粗暴犯规也可以沉着应对的时候,爸爸此时的神态是看到女儿实力增长后放心的样子;
- 堂哥第一次跟妹妹们摔跤,摔完嘲笑她们,差一点儿就被护犊子的爸爸给揍了(题外话,不知道老爹这种一言不合就要跟人摔跤的性格会不会让你们想起国内某艺人的口头禅「我们打一架吧」);
- 吉塔第一次输掉比赛,晚上睡不着,发现爸爸在阳台。应该是担心女儿因为输掉比赛而丧失信心,后来听到吉塔问什么时候可以再比赛,爸爸才欣慰地笑了笑;
- 女儿们在泥地摔跤时赢的奖金做成的剪贴册,典型的她们是我的骄傲但是我不说型爸爸会干的事儿;
- 跳河训练;
- 吉塔多次在国际比赛一轮游,又被教练放弃之后,内心终于崩溃了,电话回家,听到女儿哭声的那一瞬间,爸爸本来还绷着的表情瞬间就崩盘了。超级让人心碎的眼神,阿米尔汗的演技真心赞啊,大概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个不会溺爱孩子的慈父吧,所以演的时候特别代入。
- 影片后半部其他地方对女儿的支持与爱已经很明显了,其中,最逗的是包场,最感人的是很少求人的爸爸带着剪贴簿哀求校领导给女儿一个机会;
另外一处因为删减而缺憾的地方是婚礼上被删减的歌舞,歌词中其实透露了新娘要嫁的新郎是一个老头子这个事实。有这一点背景,观众才会注意并且更加了解,为什么所有人都在欢庆的时候,新娘却是愁眉苦脸的模样(14岁嫁老头子,谁能开心得起来),为什么新娘会告诉吉塔说,她羡慕吉塔有一个真心替她考虑的爸爸。这里有一个小细节,虽然没有被删减,但是很难被注意到,新娘是吉塔的同桌,她俩是同龄人。这也是吉塔姐妹在听了新娘一番话之后觉醒那么快的一个原因。
放两张我很喜欢的少年吉塔的截屏,这种帅气与桀骜,在成年吉塔身上我只在她跟老爸摔跤的那场戏里看见过,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十分内敛,这点很像她老爹。感叹一声,人不轻狂枉少年,被小姐姐强力电倒。

在夕阳之下头发一撩掸掸沙子 帅气潇洒的短发小姐姐

小野猫的王之蔑视 锋芒毕露
最后的最后调侃一句,你们有没有觉得,整部电影无论少年还是成年,吉塔姐妹散发出的性格气质,老大吉塔像爸爸,霸道倔强,妹妹芭比塔则是像妈妈,温顺谦和,同意的点个赞,让我看到。好了,关于这部电影就唠叨到这里,还没看过的,推荐去影院支持一下。同时,如果你还没看过《三傻大闹宝莱坞》跟《PK》,不妨一并看看,阿米尔汗出品,必属精品。《PK》如果能看印度版就看印度版吧,国语版王宝强的配音个性太强,总是让我跳戏到《泰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