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这部2021年让我第二次在电影院哭湿口罩的电影。
一直在整理思路,于是,这部清明档引起热议的电影被我拖到现在才写完影评。
《我的姐姐》又名《踢皮球》,以女性视角讲述了失去双亲的24岁女孩安然“送养”6岁陌生人弟弟的故事。电影以姐姐安然作为故事主线,同时塑造了多位女性形象及其人生选择,在讲述两代女性人生困惑与无奈、妥协与抗争的基础上,反映了她们的所思所想(引自蒋淑香,《我的姐姐》:女性意识与人性解读)。影片一经上映,便引发热议。网友们为安然送养弟弟是否自私,安然送养弟弟是否合法,电影的结局到底走向如何等等一系列问题争论不休。
有趣的是,《踢皮球》这个名字则语带双关,既暗示着弟弟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又落到了电影结尾时,姐姐终于陪弟弟踢了一次皮球的具体情节上,点都落在弟弟上。而电影正式上映的名字《我的姐姐》则更加直白地展示了电影是从弟弟的角度出发来讲述故事的。甚至,电影的主题曲《姐姐》,也是以弟弟的口吻来表达。主创选择这个角度十分巧妙,弟弟身处冲突中心,却因年纪尚浅,未有立场,所以既可以近距离观察却又相对中立。这样的角度完美契合主创们的创作初衷——并非要批判,只是在呼吁。
影片通过对两代姐姐(安然和姑妈)的描写,强调了传统父权价值观下姐姐的付出,同时,也是女性创作者代表女性群体对于男性视角群体提出的一个期望,“支持我们去飞”。
影片中不乏对此类女性的表现,最为典型的,就是早期的安然姑妈。
姑妈是父系社会中传统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她为弟弟(安然的爸爸)放弃了上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放弃了在俄罗斯创业的机会。在安然爸爸取得公职,住上公房,还有余力买一套学区房的时候,姑妈的日子却过得缝缝补补,这种情况下还要替弟弟照顾才几岁大的安然。
为弟弟牺牲良多,过得如此辛苦,姑妈在小辈姐姐安然处于类似境地,需要在理想和弟弟之间进行抉择时,却依然毫不犹豫地认为,安然应该放弃梦想,去照顾弟弟,哪怕安然未来可能会像她一样艰辛。
姑妈不好吗?姑妈很好。她温柔、善良、有责任心、宽容大度,对安然更是十分疼爱,姑妈身上凝聚了男权社会对一个传统女性几乎所有的美好要求。这所有的美好品质都构建在一个内核之上,那就是为家庭牺牲。可以回想一下,我们从小耳濡目染的女性形象,是否都和牺牲挂钩。母亲节刚过去,想想社会对于一个母亲的要求是怎样的?
姑妈对于安然,就是母亲一样的存在。
安然因为弟弟的抚养问题与姑妈翻了脸,要表姐(姑妈的女儿)搬出自己家出租的房子,要为弟弟找送养家庭。姑妈是怎么做的呢?第一时间先把弟弟接到了自己家,在照顾不了的情况下(姑父卧病在床,没有自理能力),送回安然那里,时不时去探望,帮忙做家务,带吃的。我还记得安然在跟姑妈翻脸之后,第一次看到姑妈出现在自家楼下的表情。那种惊讶,张子枫演绎得很好,让人一瞬间就读到了安然的内心声音:姑妈我以为你不会再理我了。这个声音,姑妈也读到了,说,哪有老辈和小辈闹别扭,就一直不来往的道理。过去了就过去了。(时间有点久,也没有二刷,大致是这个意思)
安然辞职时在医院门口苦苦劝阻为拼儿子而置性命于不顾的高危孕妇,被孕妇的婆婆撕扯扭打,姑妈子弹一样冲了出来,二话不说就挡在了安然身前,像一面盾牌,牢牢地护住了安然,不问缘由。
亲妈也不过如此了,对不对?
不同于姑妈这位甘于为弟弟牺牲奉献的传统姐姐,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安然是一个勇于去追求自我价值与实现的姐姐。
从童年开始,安然就遭到父母的不公正对待。因为不肯装瘸让家里多获得一个生育名额,父亲打她,后来甚至把她送去姑妈那里抚养。有了弟弟之后,父母篡改安然的高考志愿,使得安然与理想专业失之交臂。一系列的经历,让安然的性格变得十分强悍,被骂了也要立马找回场子,因为那样才不会被继续欺负。
就是这样的安然,却还有温柔善良以及负责的一面。虽然父母因为弟弟伤害自己至深,虽然急于摆脱弟弟,安然却并没有随随便便给弟弟找一个归宿就算了,而是认真负责地考核这个归宿对于弟弟未来的影响。她拒绝了很多有收养意图,但是非常不靠谱的家庭。看到弟弟跟着舅舅学会了打牌爆粗口之后,暴打舅舅一顿,把弟弟领了回家。
我一直觉得,正是因为有姑妈一直像母亲一样爱着安然,弥补了一些父母缺位造成的问题,才在安然的人格里播下了这些美好品质的种子,让安然坚强倔强地长成了一个性格独立的女性。也正是因为姑妈深爱着安然,所以才会在看到安然努力地追求理想时,有所反思,并最终在态度上发生了转变,从反对送养、破坏送养,转为支持。
姑妈与安然关于俄罗斯套娃的聊天是整部电影的一个重要转折。姑妈一边熟练地把西瓜中心部分挖出来盛给安然吃,一边淡淡地讲述自己其实从小就发现父母偏袒弟弟的事实。母亲背着她,给弟弟吃西瓜,还嘱咐弟弟快点儿吃,不要被她发现。原来,姑妈从小时候就开始把西瓜让给弟弟吃了,被动的。母亲直白地告诉姑妈,不会供她上大学,因为要供弟弟,即使她那时已经考上了。学业未成的姑妈凭借会俄语的优势,去了俄罗斯做生意,可刚到那里,就被母亲一个电话叫回来帮弟弟带刚出生的安然。从这些回忆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其实姑妈对自己的被动牺牲一直是有感知的,她只是选择了接受,并在日复一日的牺牲中自我催眠。直到安然的反抗,勾起了她的这些记忆。代表传统观念要求安然牺牲的姑妈,在这一刻,说出了俄罗斯套娃也不一定都要套在同一个套子里的话。是的,她选择了认命,但是既然安然选择了不认命,她为什么要让她疼爱的安然重新走一遍这条路呢?安然终于在姑妈这里获得了认同与支持。
安然走后,姑妈看着套娃,一句一句地说着俄语,语调平稳中带着忧伤。那是姑妈的青春与理想,她没能走下去的路,安然替她走下去了。姑妈也在这里完成了自我觉醒。
如果说,朱媛媛饰演的姑妈安蓉蓉是上一辈姐姐的代表,那么肖央饰演的舅舅武东风,就是一个非主流的上一辈弟弟。他享用了姐姐出让的资源,却没有如愿成材,连自己的小外甥都知道“舅舅不靠谱”(原台词)。可就是这么不靠谱的舅舅,却在不靠谱中透露着一股非传统的平权思想。影片中的几个主要家庭,除了舅舅家,都是一对姐弟。姑妈跟安然的爸爸,安然妈妈和舅舅,安然和弟弟安子恒,没有儿子的家庭则在拼命的生儿子,比如安然医院里那个已经有两个女儿,却还要高龄拼儿子的家庭。只有舅舅,作为重男轻女思想的受益人,却是个潜在的平权主义者,一个独生女,宝贝得跟什么似的。虽然因为离异,不受女儿待见,却还是在女儿婚礼前一天“用尽一生赌运”给女儿准备了一份大红包。以至于安然羡慕起表姐来,希望有一个舅舅那样的爸爸。
为什么安然非要去北京,我们都知道,四川的华西医科大也是数一数二的医学院,她大可以留下来读书。影片中没有交待原因,而我的感觉是,北京对于安然而言,是一种象征。不仅象征着她被改掉的高考志愿,还象征着对于现代女性独立的一种支持,是安然的“生活在别处”。去了北京,她就可以摆脱原生家庭带给她的一切不公平,摆脱不公平的环境,不受干扰地去追逐理想。所以,她坚持要走,哪怕代价惨重。
影片选了一种小概率情况来展现交通事故发生后,安然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那就是,她遇上的大部分人,都还算是好人,亲人、恋人、同事、病患,但每个人又因为自身的立场与局限性,与安然或多或少有一些矛盾之处,导演和编剧借此映射出了善意但又比较复杂的现实。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姐姐》在上映期间频繁被讨论的原因。它映射了现实,所以很多女孩会从电影中看到自己或者身边其他人的身影。
与现实中大概率事件不同的是,作为传统男性视角人群的代表,姑妈经历过一系列波折,态度终于发生了转变,安然最终得到了姑妈的支持。而代表新时代男性的弟弟安子恒,也在经历了拒绝接受现实、依附姐姐、自我牺牲之后,从安然的“陌生人”弟弟成长为爱着姐姐的弟弟。他用行动表达了对姐姐安然爱与支持,所以等到电影走到结尾时,安然已然获得了(传统男性与新时代男性代表)亲人的爱与支持,算是变相地跟自己和解了。
导演的温柔在于,影片并没有想要批判些什么,传统的姐姐也罢,独立的姐姐也罢,影片给了一个开放的结局去包容所有姐姐的选择。姐姐们在现实中已然承受了很多压力,同为女性的导演与编剧,并不愿意再去额外增加一些压力,她们只希望姐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对每种选择都表达包容与支持。
《我的姐姐》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塑造了安然这样一个勇敢追求自己个人理想的女性形象。这在内地以往的影视环境里,是很少见的。
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是大陆影视作品中经典的女性形象。花木兰虽然最终建功立业了,但她从军的初衷还是孝顺,而不是因为自己有建功立业的梦想,本质还是为家庭牺牲。
《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萍则是为弟弟牺牲的传统好姐姐。她跟宋运辉一起考上的大学,但是只有一个名额,就让给弟弟了。宋运萍嫁人后的所有自我提升的目的,也变成了帮助丈夫雷东宝。典型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或许,她在高考的时候,也曾有过自己的理想,但是她的理想,随着让出去的名额烟消云散,后续的情节中再难见到她为自己去争取些什么了。
今年年初大爆的《你好,李焕英》,同样局限于传统女性视角,重点是在母女情上。
以上这些影视作品中,没有一部是像《我的姐姐》这样,直白地去鼓励女性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业的。
现代社会,倒不会完全要求女性服从男性,但父权社会对于女性的训化依旧偏向于家庭。出嫁之前为原生家庭付出,出嫁之后为自己的家庭付出。唯一的进步是,没有去强调出嫁之后也要为原生家庭付出了,比如现实中常见的“扶弟魔”。
在去性别化以及鼓励女性追求自我价值上,同为华语影视环境的港台倒是做的比内地好一些。
早在2011年,陈柏霖和林依晨主演的台湾偶像剧《我可能不会爱上你》就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虽然没有强调,但是也表达了女主感情空窗期时,努力追求事业那种状态,并且批判为爱情牺牲事业和自我的行为。也许,这是在一个时期内,它能够封神的原因吧。
但,也仅仅只是好一些。
那些年,流传着一句话,“十年修得王小贱,百年修得柯景腾,千年修得李大仁。”,他们三个是很多女孩子的理想情人。然而,三个男主,一部内地电影,一部台湾电影,一部台湾偶像剧,只有李大仁的《我可能不会爱上你》表达了这种对女性独立与不唯感情论的探讨。
但是,也不必灰心。随着国内影视圈内女性力量的崛起,相信《我的姐姐》这样新时代女性视角叙事的作品会越来越多。
最后,附上2021版《姐姐》部分歌词。张楚为电影特别修改了歌词,原版歌词中有一个酗酒的父亲形象是父权的象征,姐姐则被塑造成了一个完美的传统女性形象,温柔且逆来顺受,代表着当时的张楚对新时代的向往,新版中这两样象征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弟弟的呐喊“姐姐,你去飞啊”。
我在影院听着十分受触动,结合电影食用,效果更佳。
姐姐为什么你总想着离开
我要长到多大才能够理解这泪水
他们说是姐姐就应该付出和忍耐
我不明白
哦 姐姐 你去飞啊
放开我的手 就不会累了
哦 姐姐 带我回家
牵着我的手 你不用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