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一本书,书名如题,《世界上的另一个你》。原版名称《Same Kind of Different as Me》,作者朗·霍尔(Ron·Hall )& 丹佛·摩尔(Denver·Moore),李佳纯译,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知道有这么本书,是个偶然。事实证明,对大部分像我这样无责任阅读的人来说,给书起个好名字还是比较有益的。这种特质自儿时便体现,《美丽的石头》、《水晶洞》、《海眼》、《飞向人马座》……看名字都是很美好的书,但是对于一个只看童话的小屁孩来讲,它们打开的是另一扇窗,开窗的过程是困难的,小幻不会告诉你自己睡着了多少次。因为偶然的机会,相遇,相识,相知,相看两不厌,这际遇像不像恋爱?o(∩_∩)o 然而,它却比恋爱要美好。
《世》并不是一本小说,更接近自传式的故事。作者朗同丹佛,本是来自美国两个不同阶层的完全不同的人,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跟我与我儿时读的那些非童话类书籍一样,或许比那再远些。一个是拥有敏锐艺术眼光的白人富翁,一个是易怒危险且不愿与白人打交道的黑人游民,因为一个机缘,他们遇见了,并且成了朋友。对于理想主义来说,这并不是一本描写至善人性的书。两位作者都不是圣母,如果这本书里有圣母的话,那当是将他俩的命运连接在一起的那个白人女人,黛博拉,朗的妻子,丹佛的天使。
因为人性的不完美,这本书才真实。因为人贪婪、恐惧、自私的天性,我们才需要彼此救赎。这本书里有一条非常有意思的理论(『抓』与『放』)。大意是白人钓鱼的时候,会对钓起的鱼儿品评一番,把不符合要求的鱼儿放回水里。丹佛用它来形容白人的交友方式。然而大部分人的交友方式似乎都是这样,越是资源丰富的人越如此。所以十三月才会痛哭『你们这些贵族,哪里知道人心的可贵』。
阅读的时候,会笑,会感动,会落泪。为人与人之间微妙而脆弱的关系,为那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机缘。我想之所以有很多人追捧,是因为那些他们曾经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吧。两个无论家世、学识、地位都风马牛不相及的人,慢慢互相接近,互相信任,互相帮扶成长。所有这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漫长的往复,夹杂着紧张、真诚、无理由的信任、甚至是痛苦与恐惧。有一个网络流行语叫作『圣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会想黛比是不是一个『圣母』呢。从表现来看,她是的,但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圣母』。悄无声息的影响着家人与朋友,尽可能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有人会说『圣母心』对于社会是无益的,出了事情,只知道点蜡烛,而不是去咨询专家的意见,提供更好的帮助。那么在这本书里,我们知道了,想要帮助一个人甚至是一群人,专家的意见有时候是最末尾的事情。长期陷入困境的人,更需要的是心灵上的关怀与平等,这个道理,老祖宗已经在『嗟来之食』这个故事里讲过了。那位宁愿饿死的人,并非不知好歹,只是在抗争着保留最后一点能够提醒自己生而为人而不是别的的东西。丹佛是这样慢慢被朗夫妇改变的,他们并没有给他工作,没有给他钱,没有给他额外的救济品,只是小心翼翼的把他当做平等的伙伴来相处,给予他信任,不评价他的过去而已。这是一件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甚至很少有人成功的事情,停下来签一张自己能力之内的支票交出去,比每个时段定时去花时间关注这些人容易。每次有大事件发生的时候,那些主动或者被动捐钱捐物的人,有多少会持续关注事件的后续呢?别人的灾难,对我们而言,不过是一件新闻而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两个相差如此悬殊的人,他们之间建立其的友谊,他们带给彼此的变化才更加让人感动,让人思考。
这样说,并不是让你收起自己的『圣母心』,而是下次,当你又想捐钱捐物的时候,稍微停一停,想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再做多一点,比如,写一封信。而小幻是一个封闭内心的人,虽然也相信诚心诚意的关怀另一个人会换来奇迹,但是潜意识里害怕自己被『抓』与『放』,所以,我想我需要多给别人一点信心。嗯,就先从Queen Y.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