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是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所著的一本书,内容基于其在斯坦福大学开设的继续教育课程“意志力科学”。书中结合了当时心理学、神经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洞见,以科学分析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发生作用(自控力的生理学基础),为何自控力如此重要,以及影响自控的生理学基础、心理陷阱和各种社会因素等内容。
通过《自控力》一书,我们可以更有理有据地了解意志力这件事,并通过锻炼,强化自己的自控力。
《自控力》第六章的标题是:“那又如何”——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
核心思想是,情绪低落会使人屈服于诱惑,摆脱罪恶感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我的意志力挑战,阅读《漫画统计学之因子分析》持续失败中,当然,也不是全无进展,阅读进度推进到40%了。我一点儿罪恶感都没有,因为本周的内容从我第一次读《自控力》就在实行了。
摆脱罪恶感,多招人喜欢的词句啊,老杨经常吐槽,你最会给自己找理由了,哈哈。
温故而知新,重读到第六章,换了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以前的着眼点是,摆脱罪恶感,现在认为,首先,要识别当前的情绪低落类型,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书中作者分析了情绪低落的几种情况,按诱因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压力(焦虑),恐惧,以及,罪恶感(伴随着自责)。
本周的第一个意志力实验是,尝试一种有效的解压方法。
意志力实验01:尝试一种有效的解压方法
因压力而导致的情绪低落,往往通过有效地缓解压力,就可以对抗。而无效的缓解压力,基本伴随着对诱惑的妥协。比如,受某古早偶像剧的洗脑和自身大脑的欺骗,在感到压力的时候,我常常会狂饮奶茶,大吃甜食,因为觉得糖分会让我开心起来(看过的一定知道我说的是哪部电视剧吧)。结果却是,狂吃一时爽,吃完泪流淌。
有效和无效的策略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真正能缓解压力的不是释放多巴胺或依赖奖励的承诺,而是增加大脑中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如血清素、γ-氨基丁酸和让人感觉良好的催产素。这些物质还会让大脑不再对压力产生反应,减少身体里的压力荷尔蒙,产生有治愈效果的放松反应。然而,由于它们不像多巴胺那样让人兴奋,所以常常会被低估。
美国心理学家协会的调查表明,最有效的解压方法包括:
- 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
- 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
- 阅读;
- 听音乐;
- 与家人朋友相处;
- 按摩;
- 外出散步;
- 冥想或做瑜伽;
- 培养有创意的爱好;
发现没,冥想又出现了~!
这里补充一个改善情绪的方法,做饭。
最近发表于《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的一项研究,系统地回顾了11篇研究烹饪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发现做饭对心理健康有4个好处。其中之一就是,烹饪结果会导致一个人营养状况的改善,可能对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
注意一下,前提是,喜欢做饭,且不是黑暗料理。如果每餐做出的都是焦炭,应该不太能改善情绪的说。
另外,罗列一下最没有效果的解压方法:
- 赌博;
- 购物;
- 抽烟;
- 喝酒;
- 暴饮暴食;
- 玩游戏;
- 上网;
- 花两小时以上看电视或电影;
最让我震惊的是,看电影不能有效解压!我猜这里应该是指,一个人看电影吧。如果和家人朋友一起,就变成和家人朋友相处了,应该还是可以解压的(风雨中抱紧老杨)。
发现没,当你拥有一个靠谱的家人或朋友,很多无效的事情就会变得有效了,比如,和家人朋友一起打游戏。抽烟喝酒,暴饮暴食就算了,不要霍霍自己人。
补充:关于和家人朋友相处,后来我又跟朋友聊了一下,她认为,只有那种有交流的相处才能起到有效解压的作用,我也认同。所以,如果我们希望通过一起看电影解压,那么观影前后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游戏同理。
“练习死亡”与“研究它”
没有针对恐惧的意志力实验,所以我为大家总结了自己在用的两个方案:“练习死亡”与“研究它”。
当我们感到恐惧的时候,我们都在害怕些什么呢?针对这一点,没有专门给出意志力实验,作者只是建议我们正视自己的恐惧,找到内因,那样会帮助我们克服恐惧,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所以,克服恐惧的首要条件是,搞清楚是什么吓到了你。
我的老师曾经在课上教我们“练习死亡”。假如生命还有三天,你想怎样度过?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会停下来审视自己,去发现自己真正珍视的东西是什么。我们所恐惧的大部分事情,都和死亡有或多或少的关系,通过这样的练习,为自己做做心理预备,在恐惧因子降临时,我们会冷静许多。
有个朋友还教我另外一种对抗恐惧和焦虑的方法,“研究它”,什么吓到你就研究什么。作为一名以读文献为生的从业人员,觉得这个方法真是好用,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恐惧来自未知。
最近的一次应用案例是在孕期与生产时。产检时,因为不正常的检查结果感到焦虑和害怕,花若干小时检索与阅读文献,搞清楚那个检查结果的起因与影响,然后再跟朋友聊一聊,恐惧真的会自发退散。由于提前看了《生门》这样的妇产纪录片,我在眼前一片模糊(没戴眼镜)光溜溜躺在手术台上的情况下,还能和医生聊一会儿疫情八卦,甚至,和主刀医生一起吐槽了医院因为疫情临时上马的行动轨迹统计功能。
意志力实验02:失败的时候,请原谅自己
伴随着自责的罪恶感会引发“那又如何”效应。这种效应描述的是从放纵、后悔到更严重的放纵的恶性循环。
我换个说法你肯定立马就懂了——“破罐子破摔”。
反正都已经吃了一块蛋糕了,干脆吃个够吧。反正都已经喝了一杯酒了,干脆喝个痛快吧。熟悉吗?
美国两所大学的心理学家联合设计了一个能够引发“那又如何”效应的实验,实验表明,罪恶感导致的情绪低落会让我们更容易屈服于诱惑,反而及时原谅自己,会帮助人们抵抗后来的诱惑。
其他研究则显示,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相反,自我同情会提升积极性和自控力。
那么失败时如何有效地减少罪恶感呢?心理学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练习方法,假想自己自控失败了,试着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这次失败。(提前练习,真正不幸失败时,才可以快速有效地原谅自己)这里偷个懒,直接引原文了哈:
1- 当你想到挫折时,花一点时间关注并描述你此刻的感觉。你现在情绪如何?你有什么感觉?你是否记得自己失败后的第一感觉?你会怎样描述那种感觉?注意一下那种感觉是不是自责。如果是,你对自己说了什么?自知的视角让你看清自己的感受,而且不会急于逃避。
是不是发现,无论我们要如何处理低落的情绪,识别它都是第一件要做的事。看清自己是不是在情绪低落,看清自己是因为什么情绪低落(压力、恐惧、自责)。所以,即使不想做其他的实验内容,平时稍稍留意一下自己的行为,都是对自控有帮助的,能觉察到失控,就是自控的开始。
2- 你只是个凡人,每个人都会遇到意志力挑战,每个人都有失去自控的时候。这只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挫折并不意味着你本身有问题。想一想这些说法是不是真的。你能想象你尊敬,关心的其他人也经历过同样的抗争和挫折吗?这个视角会让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的声音变得不那么尖锐。
如果记不住这么长一段叙述,就想想成龙在出轨之后是怎么原谅自己的。只是个普通人,犯了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是不是呀?我发现成龙挺有意思的,他虽然不懂很多东西的原理,但是却用得很好。也许这就是他后来为什么变成成龙大哥的原因吧,善于从经历中总结经验。不过成龙的这种自我原谅,自己想想就好了,他说出来,就会成为被众人嫌弃的口实。我们都知道,对公众人物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拥有更大的影响力与示范作用,就算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也需要努力自律才行。
3- 你会跟朋友说什么?想一想,如果你的好朋友经历了同样的挫折,你会怎么安慰他?你会说哪些鼓励的话?你会如何鼓励他继续追求自己的目标?这个视角会为你指明重归正途之路。
意志力实验03: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更可能成功
这个实验名比较拗口,翻译成俗话就是,未虑胜,先思败。
不考虑成功之后会怎样,先想一想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以及,可能会在哪些地方失败,摒弃提前做好应对的预案。
感叹一下古人的智慧,虽然不系统,但是我们总能找到对应的经验总结。
这个实验对于我来说,比较驾轻就熟,可能因为我是一个天生的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拿我之前戒断微博的意志力挑战来说,还没开始实行,我已然想到,可能会自控失败,还是想刷微博。于是,我提前给自己做好了几种应对自控失败的预案。最后在实践中,有一个预案是好使的(用学习小游戏分散注意力),最后我成功靠它达到了令自己满意的效果。
不要再为了一次的自控失败而充满负罪感,情绪低落的时候最容易失控,提高警惕,识别它,提前想一想怎么有效避免下次自控失败才是王道哦~!
虽迟但到,以上就是第六章的内容,我们的《自控力》学习之旅正式宣布过半,你感觉怎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