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苏神进入了我的视野。在阅读了他的三篇论文、一篇随笔以及若干事迹之后,大受启发,决定简单写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训练中“量”与“强度”的关系
在文献《运动行为志研究:短跑技术实践叙事》中,苏神与程志理老师聊到了“技术”的存在方式。苏神认为,“技术”要靠长年累月才能有。
程:技术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技术它需要在身体实践环境里面才能够保持,就好比写论文,想写得好,就需要天天练笔,对吧?(苏炳添点头示意)书法也得天天练,熟能生巧,艺精于勤,也就是说技术的存在形式它是一个“状态”,是一个在具体时空中存在的形式,同一个运动员在不同的比赛中,技术表达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既因为对手的不同或者同伴队员的临场表现不同而不同,也因为自己在比赛中的策略而呈现出不同的技术表现状态。就算是个人竞技项目,这种技术表现的不同,亦然。
《运动行为志研究:短跑技术实践叙事——苏炳添与程志理的训练学对话录》
想要在一方面拥有技术,必须要有“量”的累积。但,一味地进行“量”的累积,会导致过度消耗,也不好。
程志理老师在访谈里提到了日本短跑运动员桐生祥秀,日本第一个跑进10秒的百米跑运动员。桐生祥秀在跑进10秒之后,训练积极性更强,甚至在训练计划外给自己不停地加量。最终导致起到了反效果,成绩不断下滑。
程:我从桐生祥秀身上看到“人为设定”的危害之处。比如一个训练单元,跑两次100米,这是符合百米竞赛中复赛决赛规则的时间节奏的,那么桐生祥秀获得一个接近比赛节奏的安排,他跑出来的成绩也接近比赛的真实能力,当然是以技术表达的最大值为标准。现在的报道是“加量”,他一个训练单元中教练订的计划跑的次数也增加了,他自己还加练,又多出来次数。那么单元时间中,跑次增多,意味着他的身体适应就趋向于新跑次的技术表达能力,因为百米跑是无氧状态的,力竭化的,也就是说,身体主动性建立的技术表达方式是“体认范式”的,这是身体默会认知特征,假如说当你从每一个训练单元2次跑趟变为4次跑趟后,身体默会就是4次跑趟的“供能配置”,这种配置体现在跑速上就是强度下降,2次跑趟的“供能配置”强度肯定比4次跑趟高的。你适应了单元小时4次跑趟,就是4次的强度了,这是导致桐生祥秀成绩下降在训练事实层面的解读。
个人觉得这段说得特别好,所以我必须得原文摘抄。翻译成通俗一点的意思,就是:
科学安排训练,严格执行计划,不要随便加练,那会导致成绩降低。
这个道理在其他领域也有共性。
“量”与“强度”的讨论给了我一些启示,我不应该单纯地去考虑“质”这件事,它就像训练中的“强度”一样,需要在吃够一定“量”的基础上,才可能发生。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职业作家会跟想成为作家的人讲,每天早晨起来先写够一千字,坚持一年,再说别的。这就是在吃“量”。
以前有一个时期,我是走“量”的,后来开始对文章的“质”有所追求,越写越少。所以我写了今天这篇推送,准备先走走“量”。
没有目标的自律是不能持久的自律
苏神用自身的行动实践印证了《自控力》这本书的理论有效性,虽然他可能并没有看过这本书。
根据《自控力》一书的定义,人的意志力可以被划分为“我想要”、“我要做”和“我不要”三类。苏炳添在自己的训练与生活中,严格地贯彻了通过这三种力量来帮助自己达到自律的目标。
我在想,普通人努力看这书那书去自律的时候,对于苏炳添来说,其实也许并没有特别去想过我要怎么怎么样自律这件事。他的自律更高级,是一种目标驱动的被动结果。这个目标,就是苏炳添“我想要”力量的源泉。
我的目标就是跑得更快。
苏炳添,《我必须追上去》
为了这个目标,苏炳添做了许多事情,也不去做很多事情。
为了保证睡眠质量,苏炳添每天晚上雷打不动地十点关机上床睡觉,甚至还戴睡眠手环监测自己的睡眠质量,作为生理机能监测与评价的一个指标。
训练时几乎不在基地以外的地方吃东西。即使过年过节在家里,他也让自己做到不喝酒,不吃猪肉,不吃西瓜,不喝橙汁。
拿到了学士学位后,攻读了硕士学位,并且并未止步,在已经成为暨南大学副教授的情况下,苏炳添选择在北体大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19级),进入训练基地备战奥运的前夕,他还在加班加点写自己的论文。
苏炳添做或不做的这些事,都是为了他的目标——跑得更快。到2018年,他的关注点则变成了“大龄”田径运动员如何跑得更快。
因为有非常强的“我想要”的力量,所以,苏炳添能够持续的自律。拥有好的睡眠,可以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无论在训练还是比赛中,都非常重要。不随便吃别的东西,一则因为添加剂,二则担心吃坏肠胃,影响身体状态,还是为了跑得更快。以自己为研究对象,使用科学方法,帮助自己更好的训练,跑得更快。
训练很枯燥,科研写论文也很让人崩溃,但苏炳添都坚持下来了,为什么?他清楚自己是为了什么在努力。正如他所说:
当你在特别累、特别无聊、特别枯燥的时候,想一想自己的目标,你就不累了。
苏炳添,《我必须追上去》
在已经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以32岁的“高龄”跑出了9秒83的新亚洲100米纪录,虽然没有奖牌,却是大家心中的无冕之王。
我曾经帮助一个网友做过自律计划,她最开始的诉求很简单,就是少玩手机,多看书和运动。我了解了一些她的作息习惯之后,帮她制定了计划,内容包括早睡、运动和读书。一周后,她给我的反馈是,几乎没有做到。早睡做到了,但是读书和运动没有做到。我确信自己制定的计划对于意志力的消耗并不高,于是深究了一下。答曰,一部分原因是,内心觉得读书和运动用处不大,所以虽然订了计划,但其实没有做到,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这就是典型的缺乏“我想要”的力量,也是我们普通人自律的日常。
给自己制定自律计划时,如果把这样做到也行,不做也行的事情设成了目标,就会导致动力不足。执行计划时,不够专注,把渴望当幸福,注意力从自己原本的目标上转移,从而使得计划失败。计划失败,又会给自己造成“我不自律”的暗示,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大部分人说自己不自律,其实是没有一个非执行不可的目标,和坚决要达到目标的意识。并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想着我必须要做到才行。
而所谓的自控力理论,其实不过是通过生物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成果,帮助我们找到、强化、巩固我们想要达到的那个目标罢了。
苏神的其他自律秘诀
保持自律的另一个要点是,专注。
这一方面,职业人士相较普通人,有着天然的优势。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技能训练,他们的专注力也得到了锻炼。在综艺节目《青春环游记2》里,朗朗挑战过连续颠乒乓球150次,其他人尝试失败之后,放弃了。只有朗朗一直在不停地练习,并最终挑战成功。这就是因为,朗朗一旦认定自己要达成一个目标,不管过程多么枯燥,他都能够沉下心来专注地去完成这件事。
普通人想要提升自己的专注力,有很多方法,运动、冥想以及保持良好的睡眠,都可以。具体的操作,我在意志力实验第二、三周里有写,此处略过不提。
我从苏炳添身上看到的,自律的第三个要点:对手。
《自控力》第8章里讲过,自控会受到社会认同的影响,我当时用近朱者赤来形容这个现象。
苏炳添在随笔和论文《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中都提到过“大团队良性竞争”的概念。当大批成绩相近的运动员聚集在一起时,大家会充分激发训练活力,主动去提高训练水平。张培萌在苏炳添的刺激下,主动做出了改变,反过来,苏炳添也受到了张培萌的激励。
当然,苏炳添的对手最后变成了自己,他每天都想比过去的自己跑得更快一点。
现在,我的竞争对手变成了自己。 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突破9.90秒的成绩。这是一个大关,就像破10秒一样。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国内第一个突破9.90秒的运动员。
苏炳添,《我必须追上去》
我们都知道,苏神达成了他的目标。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他没有明确说过,但我相信,只要他制定了,他就可以完成。